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劳模工匠进校园 点亮师生成长路——轨道工程系邀请全国劳动模范柯晓宾作报告
日期:2025-11-06 作者:邱继刚 稿件来源:轨道工程系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激发师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热情,11月5日下午,轨道工程系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题的报告会。本次报告特邀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轨道工程系客座教授柯晓宾主讲,这场充满力量的分享,为在场师生上了一堂兼具强化师生家国情怀与政治认同、职业素养培育与工匠精神传承的生动课程,报告会由轨道工程系主任刘继光主持,现场近400名师生参与。

报告开篇,柯晓宾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展开论述,结合我国在高速铁路自主创新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深入解读了“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重要论断。同时,她结合自身作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的经历,解读了“我国工人阶级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的深刻内涵,让师生真切感受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强化了全体师生的家国情怀与政治认同。

报告中,柯晓宾结合自身20余年的行业实践经历,从专业能力提升、团队协作意识、责任担当精神三个维度,分享了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她深情回忆起师父崔宝华的教诲:“一旦决定好职业,必须热爱它,必须全心投入,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句话引发了全体师生的强烈共鸣。职业素养不是口号,而是精益求精的坚守,无论是教师教书育人,还是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都需要以专业、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

随后,柯晓宾以铁路信号继电器制造、高端装备研发等领域为例,强调“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她从班组建设、团队协作、工作方法等方面,展示了个人作为班组长的创新模式,通过以十分钟小课堂、一帮一结对子、质量竞赛等创新工作方式传承知识和技能,攻破技术难题。柯晓宾还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要注重细节、积累经验,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现场一位通信信号专业的学生说以前觉得工匠精神离自己很远,听完报告才明白,在实验操作、课程学习中追求精准,就是在践行工匠精神。

宣讲尾声,柯晓宾呼吁师生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接班人。系主任刘继光表示,要以此次报告为契机,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培育与工匠精神传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整场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思想启迪与行动力量,开启了新一轮的成长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