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专要闻 > 正文
深化校际交流 共谋高质量发展——孙延鹏校长带队赴本科院校调研学习
日期:2025-11-03 作者:杨嘉瑶 稿件来源:教务处 阅读:

为学习借鉴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学校校企合作专业升级、师资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1023日至28日,孙延鹏校长率队赴辽宁科技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沈阳工学院开展调研交流学习。学校教务处、人力资源处、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低空技术与工程系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辽宁科技学院:聚焦师资与绩效改革 拓展专升本校企合作新路径

1023日,孙延鹏校长一行来到辽宁科技学院,受到该校党委书记赵毅等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调研座谈会上,辽宁科技学院领导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双方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绩效改革、专升本专业对接及校企合作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孙延鹏表示,辽宁科技学院在应用型本科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希望未来两校能在专本专业衔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调研组到辽宁科技学院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实地考察

调研组与辽宁科技学院领导座谈交流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围绕五金建设与绩效考核 深化实训基地内涵发

1027日,调研组前往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重点考察该校在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转型发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梁克东介绍了学校以五金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金专业、重构对接岗位需求的金课程、开发融入最新技术的金教材、培育双师双能型金师资、建设集教学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金基地,系统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提质升级在绩效考核方面,建立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多维量化指标体系,突出成果转化与产业贡献权重,有效激发教职工干事活力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创新校中厂+厂中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三位一体模式,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实现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

孙延鹏校长表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在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五金体系的系统化构建、绩效考核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匹配、实训基地从硬件投入产教融合生态升级的经验,为我校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路径、优化内部治理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借鉴。

调研组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领导座谈交流

调研组到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园实地学习考察

沈阳工学院:深耕校企合作与产业学院 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

1028日,调研组来到沈阳工学院,重点学习考察该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特色专业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沈阳工学院校长李康重点介绍了学校以需求导向、利益共享、命运与共为原则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企业的设备、技术、标准、工程师引入校园,同时推动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深度绑定关系。双方围绕产业学院的共建模式、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激发等议题展开探讨。

孙延鹏校长表示,沈阳工学院在校企合作从松散对接实体嵌入转型、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载体的功能发挥等方面的实践,为我校深化机电工程、汽车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尤其在把课堂建在车间、让工程师走进教室的具象化操作层面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调研组与沈阳工学院领导座谈交流

调研组实地学习考察沈阳工学院产业学院

对标先进 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

此次调研学习覆盖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本科、民办本科等多类型院校,孙延鹏校长一行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系统学习了三所院校在师资与绩效改革、五金建设与实训基地升级、校企合作实体化等领域的特色做法。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重点做好三方面转化:一是以师资与绩效改革为突破口,优化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完善激励导向的考核机制;二是以五金建设为牵引,推动专业群对接产业群,打造高水平实训平台;三是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深化校企资源整合,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强与各兄弟院校的互动合作,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

初审初校:张

复审复校:胡

终审终校:许

编辑排版: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