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数控“匠苗”崭露头角,我校“兴辽未来工匠”培育结硕果
日期:2025-10-09 作者:徐慧 稿件来源:机电工程系 阅读:

为总结“兴辽未来工匠”培养经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培养质量,同时搭建“匠苗”与教师交流平台共话成长,祝贺“匠苗”取得岗位佳绩以彰显学校关注,9月22日,机电工程系组织开展“兴辽未来工匠”专项交流活动。活动参与人员包括数控技术专业2023级、2024级“匠苗”代表,机电工程系高洪波主任及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活动由数控技术专业主任徐慧老师主持。活动中,师生深入探讨成长与培养规划,为精准育人奠基;祝贺环节进一步激发“匠苗”深耕专业、追求卓越的热情。

2023-2024年,企业技术人员、职业院校教师等符合条件者,经辽宁省统一选拔考试后报考我校数控专业,5人考核合格入选“匠苗”。机电工程系联合企业,针对“匠苗”知识、技能、职业规划方面的差异,为其逐一制定“一匠一培养方并同步组建包含学校、企业及行业专家的“一匠一教学团队”实现精准指导;同时推行“送教到岗、随产随学、多方拜师”等多元培养模式打造五级进阶式工匠成长路径,确保“匠苗”实现阶梯式成长;此外,还实施“以赛提质+创研攻关”成果导向激励引导“匠苗”参加竞赛、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有效激发“匠苗”提升技能与创新的动力

经过系统培育,“匠苗”们在各自岗位上脱颖而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来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范旭,于2024年成功获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技术能手”称号;来自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公司的宿小飞,其领衔的工作室于2025年顺利获评“沈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来自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的门希鹏,荣获“沈阳青年工匠”荣誉称号。

机电工程系高洪波主任表示,未来将把“匠苗”返校交流常态化,打造“校园课堂+企业实践+校友反哺”的培育闭环。一方面持续优化“一匠一案”,引入更多行业前沿技术与实训项目;另一方面依托“匠苗”资源,搭建在校生与企业的“桥梁”,组织企业参观、岗位见习等活动,让培育计划既出“成果”,更育“新人”,为辽宁装备制造业源源不断输送兼具技术与匠心的高素质人才。

 

 

 

 

初审初校:徐慧

复审复校:高洪波

终审终校:郑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