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精神,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基本功训练,促进辅导员自觉学习,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学校决定开展首届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
一、竞赛安排
主办:学生处
承办:各系学工办
活动时间:3月10日—3月15日
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分系实施,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环节一:设置“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公文写作”和“主题活动”三项比赛内容。
1、基础知识测试。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问题破解能力。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应对等相关工作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等。
2、博文、公文写作。博文写作主要考察辅导员运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与技巧以及基本文字水平,限时40分钟;公文写作主要考察辅导员对与工作相关公文的格式、内容的把握及基本文字水平,限时20分钟。
3、主题班会。采用视频展示的方式完成,主要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视频包括班会方案阐述、班会组织等内容,现场组织实施要有学生参与,可以利用PPT课件等辅助手段;视频为RMVB格式,时长10分钟,请保证视频质量,画面清晰,色彩正常,无抖动,无杂音。视频中不得出现参赛选手姓名及学校名称等信息。
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公文写作采用上机或现场考试方式进行。
环节二:设置“自我介绍与工作展示”、“案例分析”、“主题演讲”和“谈心谈话”四项比赛内容。
1、自我介绍及工作展示。辅导员对个人情况和特色工作进行介绍与展示,可使用背景音乐、PPT或其它道具(需自备)。限时3分钟。
2、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选手现场抽题,就案例中的问题关键点、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启示进行阐述。限时6分钟。
3、主题演讲。主要考察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参赛选手现场抽题,根据指定主题进行演讲。限时5分钟。
4、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参赛选手现场抽题,根据题目要求,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限时10分钟。
二、评分细则
(一)环节一:基础知识测试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进行,满分100分;博文、公文写作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进行,博文70分,公文30分;主题活动以参赛选手提交的策划书和现场组织实施的视频光盘的方式完成,策划书20分,现场组织实施80分。环节一满分300分。
(二)环节二:自我介绍与工作展示、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四部分,每人每部分满分100分。环节二总计400分。
(三)成绩计算
1、个人成绩。根据选手单项竞赛成绩排名授予单项一、二、三等奖;根据选手整个竞赛排名授予个人一、二、三等奖。
2、人员选拔。各系结合竞赛实际,推荐1—2名辅导员参加第三届辽宁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三、具体要求
各系按竞赛要求,认真组织本系竞赛。我校将结合本次竞赛实际,组织选手参加第三届辽宁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请各系于2014年3月16日前将竞赛结果名单发送到信箱E-mail:37538228@qq.com。
联系人:李良敏
联系电话:1894017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