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motto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安全教育 >> 正文
聚焦结核病 守护生命健康
图片
聚焦结核病 守护生命健康



0a2d7b275bc940808043c0b800bf9ba.jpg


每年,全球都有大量人口遭受结核病的侵袭。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球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数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新增患者约1060万 ,死亡人数高达160万,这意味着每天有数千人因结核病失去生命。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结核病的防控形势同样严峻。2024年我国新增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前列,约84.2万,在公共卫生领域,结核病长期占据重要地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

图片
01

结核病的本质与影响
图片
结核病的本质


结核的本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抗酸性,可侵犯人体多个脏器,其中以肺部最为常见。当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细菌会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力较强,可能会将细菌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使病情处于潜伏状态;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则可能大量繁殖,导致组织损伤,出现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人体的呼吸、骨骼、泌尿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图片
结核病的影响


对健康的影响

  • 损害身体机能:

    肺结核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影响呼吸功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肺外结核如骨结核可导致骨骼破坏、关节畸形,影响肢体活动;结核性脑膜炎可损伤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留下癫痫、智力减退等后遗症。

  • 降低生活质量:

    患病后身体不适、体力下降,患者常需长期休息和治疗,这会限制其日常活动,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参与社交,还可能因疾病带来的外貌变化或隔离措施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对社会的影响

  • 公共卫生压力:

    结核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易在人群中传播,增加社会整体感染风险,给公共卫生防控带来压力。

  • 医疗成本增加:

    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包括检查设备、药品、医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等。长期的治疗过程也会使患者及其家庭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 经济发展阻碍:

    患者因患病无法正常工作或劳动能力下降,会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若在企业或单位中出现结核病疫情,还可能影响生产进度和工作效率,给社会经济带来间接损失。


02

传播路径与高危群体

传播路径

  • 飞沫传播:

    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被他人吸入致病,是主要传播途径 。

  • 尘埃传播:

    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干燥后形成尘埃,若被吸入也会造成感染。

高危人群

  • 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难以抵御病菌。

  • 密切接触者:

    与结核病患者在生活、工作场景中频繁共处的人群,暴露于结核病菌的几率显著高于常人。

  • 生活环境差人群:

    居住拥挤、通风不良,利于病菌传播,增加感染风险。



图片
03

症状警示与诊断之道
症状警示




一旦感染结核病,身体会发出诸多“警报”。呼吸系统首当其冲,持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甚至痰中带血或咯血,就要高度警惕。同时,身体会出现全身性症状,像长期午后低热,夜晚盗汗浸湿衣物,日常感到乏力,体重不明原因下降,胃口变差,这些都是结核病可能发出的信号。

诊断之道




面对这些症状,需借助专业手段诊断。痰涂片检查操作简单,能直观查看痰液中有无结核分枝杆菌。胸部影像学检查中,X光可进行初步筛查,而CT则能精准呈现肺部病变细节。结核菌素试验也常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后,通过观察皮肤反应,能辅助判断是否感染过结核菌。

04

治疗之策与康复希望

治疗之策

结核病治疗遵循 “十字原则”:早期发现后立即治疗,联合多种药物提升疗效,依病情控制剂量,严格按疗程规律用药,全程不中断。常见药物有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异烟肼,阻碍RNA合成的利福平 ,治疗周期通常6 - 9个月,耐药结核病疗程更久。


康复希望

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多数患者能康复。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完成6 - 9个月的规范疗程,坚持规律服药,不随意停药,治愈率超85%。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充足睡眠,也有助于身体恢复 。

05

预防为主,共抗结核

结核病曾长期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沉重灾难,如今依然是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在众多应对手段中,预防无疑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是从源头遏制结核病传播与危害的关键防线。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免疫手段,尤其是对儿童,能有效降低重症结核病的发生风险。在日常生活环境里,保持室内良好通风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开窗换气,让新鲜空气充分流通,可大幅减少室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降低感染几率。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锻炼,通过规律的运动,如慢跑、跳绳、瑜伽等,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抵御病菌的能力,让身体有足够力量对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

防控结核病并非一人之事,需要全社会携手努力。医疗机构应强化诊疗与防控知识普及;学校、企业等场所要重视环境管理与健康监测;每个人也要提升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参与宣传。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才能让结核病无所遁形,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家园 。

END



上一条:认识肺结核 捍卫呼吸健康
下一条: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5年第2号预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