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motto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安全教育 >> 正文
认识肺结核 捍卫呼吸健康
认识肺结核 捍卫呼吸健康
3e486dddc080824a079f7e4895a659c.jpg

图片

午后低热、盗汗、咳嗽,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古老又危险的健康威胁——肺结核。在历史长河中,它曾夺走无数生命,即便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依然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点关注对象。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肺结核,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学习预防与应对的知识。


图片
病因和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病因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该病菌抵抗力较强,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 呼吸道传播:

    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或唱歌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 密切接触传播:

    与肺结核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水杯等,可能通过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这种传播方式相对少见。

  • 母婴传播:

    患有肺结核的母亲在孕期、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可能将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不过这种情况也较为罕见。


图片
肺结核的症状







全身性症状


  • 发热:

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于午后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可伴有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

  • 盗汗:

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严重者可能湿透衣物。

  • 体重减轻:

长期患病导致身体消耗增加,体重逐渐下降。



呼吸系统症状


  • 咳嗽咳痰:

一般咳嗽较轻,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痰量增多,且可呈脓性。

  • 咯血:

多数患者为少量咯血,少数严重者可大量咯血。

  • 胸痛:

炎症波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多为隐痛,随呼吸或咳嗽加重。

图片
诊断与治疗

肺结核的诊断


  •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以及是否接触过肺结核患者。

  • 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可发现肺部病变,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

  • 实验室检查: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培养查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结核菌素试验(PPD)、γ - 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等有助于诊断。




肺结核的治疗


  • 化学治疗:

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 对症治疗:

对于咳嗽、咳痰给予止咳化痰药;咯血时根据咯血量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 手术治疗:

少数情况下,如药物治疗无效、肺组织严重破坏等,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图片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 及时发现患者: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等,以便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

  • 规范治疗患者:

一旦确诊肺结核,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以彻底治愈疾病,减少传播风险。

切断传播途径
  • 保持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工厂、医院等,更应注意通风换气。

  • 佩戴口罩:

肺结核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应佩戴口罩,防止结核菌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健康人在进入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的场所时,也建议佩戴口罩。

  • 注意个人卫生: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个人物品如毛巾、衣物等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保护易感人群
  • 接种疫苗: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儿童肺结核的有效措施。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对于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和青少年,如无禁忌证,也可考虑接种。

  • 增强免疫力: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 药物预防:

对于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3e4f93bc73cfea9a4f8c6b623419b0a.jpg

肺结核的阴霾不应笼罩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预防,主动关心身边人的健康。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共同守护每一次自由畅快的呼吸。愿大家都能远离疾病,拥抱健康人生 !

上一条:暑期多发 高度警惕!
下一条:聚焦结核病 守护生命健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