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文烨
为迎接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增强大学生权益保护意识,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普及权益保护知识,建筑工程系权益部于近日策划并实施了“绿色消费,权益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知识普及、创意竞赛、作品征集、专项调研等多元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维权效能,全方位提升学生权益保护意识。
知识普及:普法讲解夯实法律根基

3月13日,权益部开展线下宣传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通过知识讲解和趣味问答,向学生普及了“3·15消费者权益日”的设立意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条款,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权益,掌握维权方法。并针对当前常见的大学生消费陷阱类型,向大家讲解了警示案例与实用可行的维权渠道和维权技巧。
情景沉浸:互动演绎强化法律认知
随后,学生通过个人宣讲与团队情景剧两种形式开展现场宣传。在演讲环节,学生围绕“绿色消费”主题,结合PPT展示,从环保产品选择、维权案例等角度展开论述,并探讨“如何通过绿色消费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在两幕情景剧中,学生以“网购假货维权”“价格欺诈应对”真实消费场景为蓝本,通过角色扮演生动还原维权流程,以幽默形式传递了协商、投诉、诉讼的规范步骤,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创意实践:手抄报传递绿色消费理念
活动前期发起的“文明消费,理性维权”作品征集共征集到手抄报创作10余份,以艺术创作推动理念传播。参赛作品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将环保意识与权益保护深度融合。此次竞赛,旨在通过“动手实践+理念输出”的双重路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践行。

精准调研:数据驱动权益服务优化
同期开展《建工系学生消费权益维护情况及权益部工作优化主题调研》,权益部针对学生权益保护意识、维权能力及对权益部工作优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在学生遇见的消费问题当中商品质量问题较为普遍,维权成本高是学生们放弃维权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调研还发现,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学生在维权时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参与过相关教育活动的学生维权意识更强。基于这些调研结果,为权益部工作提供精准方向,权益部将进一步完善权益问题反馈机制,增强维护同学合法权益的本领。


“绿色消费”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权益同行”是消费者尊严的保障。通过此次系列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建工系学生会权益部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还进一步推动了校园绿色消费理念的普及和实践。未来,建筑工程系将结合调研反馈意见,针对性开展权益保护教育活动,构建多维权益保护网络,帮助同学们增强维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理性消费者与理性维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