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欺负人,就是被人欺负。”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
校园霸凌生态圈被这样直白地展示出来
它让我们突然意识到
对有些人来说
青春不是肆意的飞扬
不是甜甜的恋爱
一场因校园霸凌带来的无尽黑暗
在校园生活中
校园霸凌作为一个有形的存在
一直备受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显示,全球近1/3学生遭受校园暴力,中国部分地区仍面临高发风险,每一起个案都让人揪心。
央视曾对100个网上校园暴力视频进行统计,发现87%的施暴现场有围观者且无人阻止。
首先,我们应该远离那些充斥着暴力文化的影视作品、书籍、报刊及游戏等,不给暴力文化以存留的空间;其次,不要受暴力文化的影响,贸然模仿影视或游戏里的暴力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暴力不会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它只会激化矛盾;最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多接触有益身心的文化。
大学生应该都明白,道理是讲出来的,而不是打出来的。珍惜生命的同时,也要珍惜身边每一个爱你的人。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不拉帮结派。宽以待人,互相尊重,相互礼让,相互体谅。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制造问题的暴力手段。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先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当有同学“邀请”我们去参与校园暴力时,我们应该断然拒绝,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心理因素是引发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同学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压力。当我们面临心理压力时,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我们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与他人交流,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都有利于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
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同学考虑问题过于偏激,过于钻牛角尖,做事不多考虑,认准了一点就无法想到其他问题,想不到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甚至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为了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助人者自助,救人者自救!助人为快乐之本,社会需要弘扬正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与同学相处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谁的青春没有浅浅的淤青
谁的眼泪能不留痕迹
反对校园霸凌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每一位少年都值得被疼爱
我们也相信
在未来的日子里
校园霸凌会成为一个不再出现的词汇
少年的你
如此美丽
守护青春
我们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