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最近更新
高校劳动教育要坚持专业引领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是他们走上职场、走进社会的教育保障。但是,目前在一些高校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中,既缺乏完善的教学形式让劳动足够“专业化”,也缺乏完善的教学制度去支撑专业的“劳动性”,劳动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要坚持专业引领,以“专业+”为路径。

  高校劳动教育实现“专业+”,既有利于强化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良好人格,增强职业能力,也有助于提升高校专业建设与国家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高校劳动教育“专业+”,是专业教育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路径。高等专业教育肩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导价值等使命。大学生在专业中学会劳动,在劳动中检验专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例如,工、农、医专业的学生只有经历过劳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原理验证过程,发现专业的社会价值;文学、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经历过劳动,创造的作品才更贴近生活,更有观众缘……同时,大学生在专业劳动中越有获得感,对劳动的偏见就会越少,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传统勤劳美德的认识就会越深刻,对“躺平文化”就会越排斥。为此,在专业中劳动,能让大学生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效配合中找到自我价值,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感悟劳动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一真谛。

  高校劳动教育“专业+”,是专业建设实现迭代发展的有力保障。“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高等教育,更没有学科与专业。专业,影射的是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而劳动则是检验专业是否符合发展需求的重要尺标。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专业建设“曲高和寡”、人才培养无的放矢等现象并不鲜见。劳动教育注重结合学科和专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让专业建设接地气的重要机制。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专业,专业建设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和及时修正。同时,劳动还能激发创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种“需要”是专业建设“闭门造车”所无法获取的。让老师带领学生广泛参与专业劳动,从中嗅探社会对新技术的期盼,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同频高速运转中迸发出更多创意和灵感,可以更好地引领专业发展。

  高校推动劳动教育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价值逻辑契合性,要在这种价值契合中寻找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就必须把握好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政治方向与实践属性。

  把“专业+劳动”融入课程思政,明确发展方位。劳动是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最直接的因素,也是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思政元素。为此,首先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全面树立科学的劳动观,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劳动,纠正对劳动的片面认识,自觉参与到专业劳动教学中。第二,要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激励学生坚定信念、勇于挑战;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培养学生肯吃苦、讲奉献、敢作为的实干精神;要以创新创业先进为典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做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的接班人。第三,要剖析劳动过程,强调有劳有得、不劳无获;对劳动成果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在收获中提升劳动成就感,感悟、认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把“专业+劳动”融入实习实践,破除大学生纸上谈兵,强化理论转化。实践基地是连接课堂专业教学和社会生产需求的桥梁,是实现劳动教育“专业+”最有效的场景之一。在基地中,大学生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沉浸式劳动,体验专业的社会角色,并通过劳动成果获得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自信地开展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和劳动实践,实现良性循环。为此,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任务,加强劳动系统性、科学性,避免观光考察似的“走过场”,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实用技能,进而认可专业;要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形式,加强劳动趣味性、实操性,减少机械、重复、低效率的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找到乐趣,进而热爱专业;要完善实践的评价机制,通过更加客观、全面的综合性评价,淡化结果导向,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劳动无贵贱,进而专注专业。同时,还要顺应发展态势,通过不断建立走在技术前沿的实践基地,创新培养模式,为劳动教育“专业+”构筑良好的保障体系。

  把“专业+劳动”融入地方服务,激发大学生鸿鹄之志,牢固发展根基。高校的服务能力与政府需求、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劳动教育所提倡的“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锻炼为主”是处理这一矛盾的有效缓和剂。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服务的“直接输出”,再加上高校在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加持,大学生也能在地方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要转变理念,让社会服务实现全员参与,把过去只有教师担纲主演的“独角戏”变成师生共吟的“大合唱”;要配套制度,让专业教师能放心带领学生走出去,也要让学生能安心在劳动中学本领;要培养情怀,激励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争取为地方留下真正能作贡献的毕业生。

  (作者:陈池,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党委副书记)

(转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2月25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