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最近更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实现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是高校发展建设中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和文化学习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克服不良思想的侵袭,保证人生的健康发展。这两项工作看似是彼此独立的,但其实在现实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交叉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教学材料,形式多样的学生文化活动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反之,思想政治教育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说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存共荣的关系。将这两项工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地拓展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途径,并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提高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作用的经验总结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有利于高校人文素养的提升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教授学生专业化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拥有一技之长,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修养、道德品行、人际关系进行教育,这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把思想政治和校园文化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将思想政治和校园文化割裂开来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必须搞清楚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发挥校园文化的知识熏染作用和思想政治的理论导向作用,加强协调、互动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有统一的意识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和校园文化受到了重视,但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并不多,只有组织党团活动的时候,两项工作才会出现交叉点。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协调也日益受到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是总的来看互动意识依然很弱,显得动力不足,即便到了现在,两项工作的互动依然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所以,仅仅靠着某些自发的互动合作是很难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者给予明确的意识指导,在教学计划的编排、教师学术交流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给予明确的要求,建立统一的思想意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建立稳固的对接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之间有很多的交叉点,在具体工作中有很多的合作契机,但是长期以来二者之间却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合作格局,其中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稳固的合作交流平台,建国之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主要是在党团活动中开展的,期间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校中借助学生社团、校园媒体、实习基地等媒介,多渠道的创建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平台,并形成稳固的合作交流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加强互动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我们所说的目标性原则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过程中,必须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努力的方向。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活动就可能偏离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陷入混乱状态。首先,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伟大“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大学生是具有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国家未来的建设需要广大大学生贡献力量。同时大学内也是一个思想文化泛滥的地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国际政治斗争、民族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牢固把我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引作用,加强爱国宣传教育,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为建设祖国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其次,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文素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参加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高校师生广泛的参加,群策群力、协调配合,这样才能组织好、开展好互动教学活动。在高校内不管是校领导还是教职员工都应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教学的认识,发挥示范作用,在校园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寻找两项工作的切合点,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朝着顺应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方向发展。另外,发挥各类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宣传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教学活动中来则更为重要,通过文化宣传和思想引导将互动学习转化为学生内在信念和外化的能动性活动,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三)整体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涉及面非常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想实现两项工作的良性互动,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学目标的确立、可行性方案的制定以及稳固平台的建立等等保障措施。这些工作相互连接,缺一不可。但是在广大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尚属于自发行为,缺乏统一认识,在行动上还常常是各自为政。所以坚持整体性原则,从高校教学计划安排上进行统一协调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联系与衔接是当前必须完成的工作。

  (四)发展性原则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建设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不可能要求用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进行下去,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在动态工作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人和事的变化,摸索高校发展的规律。高等院校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摇篮,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的人才培养策略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避免墨守成规、死板教条的工作方式,以敏锐的洞察力。灵活处理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管理制度实施弹性化管理,保持出动、积极、人性化的工作状态。

  三、互动的实现途径

  (一)形成完善的工作促进机制

  该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发展的内在运行规律,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良性发展必须有完善的促进机制。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动力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首先就是工作推进的动力机制,要保障工作执行者的切身利益,学校可以提供适当的资金保证,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工作中贡献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二是政令机制。学校可以通过行政管理,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协调统一。在资源整合、组织管理和监督执行等方面形成严密的管理机制,做好师生的心理辅导,及时处理新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工作开展。

  (二)选择适宜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适宜的载体,用于传递互动学习的内容和信息。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并能直接影响到互动教学的覆盖范围和信息传递。具体包括以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载体。管理载体是由互动活动的实施者发出的,用于规范大家的行为、调动学习积极性、推进互动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各种条令、规定。二是传媒载体。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方法多种多样,学校的可以通过校报、广播、人人网、手机微博和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宣传,扩大互动学习的影响力。三是学生社团载体。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在广大学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主阵地,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们成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社团,培养学生干部,使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作用。

  (三)优化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重要保证,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外部与内部两种环境。外部环境指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虽然我们无法外部环境,但是,广大教师们可以积极的学习、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用于指导教学避免高校教学偏离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内部环境指校园内各种软、硬件设施,健康向上、稳定和谐、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只有优化内、外两种环境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教学的良性发展。

  (四)促进互动主体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他们是互动活动的发展主体,是互动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为了保证互动活动的发展,需要全校的党政工团组织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并积极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生干部,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互动主体队伍。

  (五)充足的资源保障投入。

  一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汇集各方面的人才,成立专门的管理单位,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学习交流与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另一方面加强物质资源保障,要充分调动高校的图书、科研设备、文体娱乐器材和校内网络等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学习拓展空间。同时,还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在高校财务预算中给予转款支持,并成立科研基金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相关的理论教学研究。

  (六)注重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

  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各类信息的积极反馈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措施,只有充分掌握各类教学活动的效果与出现的问题,才能适时地进行调整,促进互动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积极分析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长期效果与近期效果之间的练习,建立有效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 对互动活动的实施主体、环境、过程、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的教学互动活动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协同共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B479)。(李宁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转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信息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