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您的位置>>正文
返回首页
关于组织开展“双千”计划“微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升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通知》以及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校现组织开展“双千”计划“微专业”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1.建设方向。支持各系部优先开展急需紧缺产业领域开展微专业建设(方向指南详见附件1),各高校也可以结合国家战略、区域产业和市场需求,自主开设建议方向以外的“微专业”。

2.面向对象。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主要面向大二和大三学生开设。重点支持2024年度去向落实率低于50%、去向落实情况处于本校后1/3等就业质量不高、社会需求减少相关专业点毕业生学习,鼓励就业困难等重点帮扶群体学习。

3.建设途径。鼓励校内外协同,整合教育、培训、就业资源,强化供需对接,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组建跨组织、跨学科、跨专业微专业教学团队,统筹教学、科研、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微专业。

4.建设目标。首批“微专业”应尽快完成开设、招生、开课任务,原则上应于每年7月前完成所有授课和实践环节,学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分认定或相关学习证书。

二、建设实施

1.“微专业”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有良好就业前景。

2.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科学,教学内容实际、教学方法有效,体现学科优势、新兴交叉等特色鲜明。教学文件俱全,具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3.发挥“小学分、高聚焦、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等优势,“微专业”课程群包含3—6门课程,10-15学分,每学分16学时。

4.“微专业”课程负责人在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具有高级职称,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团队成员结构合理。

5.各系部要将“微专业”教学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好常态化监控,重点考核学生参与度、去向落实等情况,持续优化“微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过程。

6.要发动相关学生参与“双千”计划学习,2025年6月30日前每周通过省大学生就业平台报送组织学生人数及有关工作进展,重点   考察毕业生培训后的去向落实提升情况。

三、支持与保障

各系部要统筹校内外教学资源,全力保障“微专业”开设所需的师资队伍、经费支持、教学用房等办学条件。首批“微专业”应尽快完成开设、招生、开课任务,并原则上于7月前完成所有授课和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分认定或相关学习证书。

四、申报方式

请各系部根据申报条件规范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应报尽报。认真填写《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附件2)和《“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汇总表》(附件3),加盖部门公章后于6月17日前将电子版(PDF+Wrod)发送至教务处邮箱(jwc@lncc.edu.cn),纸质版同步报送教务处212,逾期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

金艳秋18940179242、宋伟18940179706

 附件1-3.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