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发高等教育革命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发布单位: 发展研究中心
文章作者:
摄    影:
发布日期:
2009-06-18
浏览次数:


中国教育报15日理论版刊发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教授对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教授《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的评论,题目为《一种引发高等教育革命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全文如下:

近日读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赵作斌先生的专著《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赵著》),不觉眼前一亮,感觉一场新的高等教育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整体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工业经济背景下专业化特征的高等教育,是对农业经济背景下综合性特征高等教育的一次革命。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孕育新的革命:从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

在古代农业经济中,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要素单一,劳动对象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价值观多是一元化,与此相适应,那时出现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比如,中国古代的太学、国子监等高等教育机构,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以及评价人才的标准,主要是诗书礼仪、儒家经典、道德文章;古代西方的教会学校主要是学习神学,中世纪大学的教育内容虽有文、法、神、医四科,但当时并无专业分科思想,仅仅是一种自然结合形态的教学团体形式,一些学者认为其本质是一种综合性的博雅教育

在近代工业经济中,产品生产过程流程化、程序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社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专业化特征更是突出。社会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全球兴起了一场高等教育革命,以专业教育为显著特征的高等教育取代了农业经济下的综合性高等教育,各种高等学校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学科建设、专业设计、课程设置等无一不带有专业化特征,以至辞书经典多将高等教育界定为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成了现代意义大学的本质属性。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迅猛发展,人类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首先,知识经济是以人的创新素质为先决条件的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对新知识的创造,而不再是对以往知识的传承。因此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紧跟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前沿,将专业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不仅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而且要促进人自身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充分发掘人类自身素质这种最重要资源,真正成为把握自然和社会的主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信息和人才的创造(培养)占有、分配和使用上,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赵著》的作者在对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亲自创办大学的实践,带领他的团队历经10年的艰苦探索,系统推出了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其根本特征是从整体上,即从大学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实践模式,从专业素质教育到非专业素质教育,全面探索和推进综合性素质教育,而不只是以往从通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某一方面开展单向性素质教育;其本质要义是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摆在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地位同步推进,将个性发展摆在与全面发展同等地位相互促进,着重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优秀综合素质。从书的下篇已可看出,这种理念和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不仅是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次开拓,也可以说是对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点火式演习。

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

《赵著》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第一次将大学生的素质分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提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分别涵盖知识、能力、方法、品格、观念五大体系,各个体系又分别包含相应的特定要素。如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等。这一分类不仅突破了过去在高等教育中人们将知识、能力、素质相并列的一贯认识,而且相对于以往关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等提法更符合大学生的素质结构特点,更契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便于人们在实践中把握和操作。基于这种全新的素质分类,《赵著》提出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赵著》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在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结构上,要求人才既具备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非专业素质。科学发展观反映在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上,就是既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也要注重非专业素质教育。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经历多次的职业转换已成大趋势,大学所学的某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不可能一辈子管用。大学生在学业人学校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化中,非专业素质往往起决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高等教育重知识轻综合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质教育轻非专业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个性发展,是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于培养出顶尖级人才和世界级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步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弊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书中关于他们在实践中对同步推进系统探索的专章叙述,更让人读后耳目一新。他们以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模式,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两条线模式,创制了《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都体现同步推进,让非专业素质教育进计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基地、进学分。在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总体目标下,不仅要确定相应专业的专业素质培养规格,也要确立非专业素质的培养规格。这就有效克服了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多以人文知识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等形式代替素质教育的不足。书中还特别强调,同步推进首先要求将传统专业教育转化为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方法,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观念和专业品格,即按五大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等,从而促进专业素质教育。这说明,同步推进不是对专业教育的削弱,而是对专业教育的优化和深化。

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中是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这种一条腿走路教育,《赵著》把同步推进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表述为两条腿走路的教育。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教育,从整体上将现代大学教育由专业教育变成综合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书中关于同步推进的实践探索,为高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案例。

实行素质学分制,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关键

一定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测评模式,测评模式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棒的作用。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关键就在于建立与综合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评模式。

我国现行的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素质教育测评制度与测评体系。这是大学素质教育之所以不能真正实行的根本原因,《赵著》抓住这一关键问题,第一次推出了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创立的素质学分制。

传统的学生测评模式是与应试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包括学分制在内,其本质是一种文化知识测评。《赵著》推出的素质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分制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一,素质学分制突破了传统学分制以单纯课业成绩为内容的测评模式,它根据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来评价学生,测评的内容既包括专业素质学分,又包括非专业素质学分,其基本模块由课程学分、实践学分、表现学分组成。学生的创新活动情况、个性特长发展情况都纳入测评内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均可获得学分。其二,素质学分制突破了传统学分制单一的考试测评方法,而采取了考试和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观测评和技术测评相结合,使测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三,素质学分制不是为了甑别、排名、选拔或淘汰,而是为了便于让教师、社会以及学生自己了解学生主体在某一阶段的素质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发掘潜质优势和素质特长,消除失败因子,弥补素质缺陷,不断提高素质。因此,素质学分制是一种集形成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于一体的评价模式。

笔者认为,素质学分制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测评模式,其意义深远。首先,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在素质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再只是为了掌握一定知识,考试及格,拿到文凭,而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开发自身的优势潜质,为将来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这样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其次,有利于社会用人单位正确选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选才主要依据是毕业生的课业成绩单,上面反映的只是学生各科考试成绩,而对其综合素质及个性特长无法确切了解。素质学分制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进行全面、准确、客观的测评,并对学生的素质潜质和职业方向进行科学预测,这就有利于用人单位全面真实的了解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其优势特长,有效克服过去那种考分高素质低、学历高能力差的状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是素质学分制有利于大学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素质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分制的突破和发展,也是对现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必然选择。由于它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具有指挥棒作用,它的实施,既能真正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专业轻素质的弊端,又能有效能够克服现行大学素质教育形式主义的缺陷,使空泛的素质教育变成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 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从传统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

 

《赵著》所创立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以促进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以培养成功素质为根本任务,以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为根本途径,以促使学生五大体系全面发展与个性特征充分开发为根本要求,以素质学分制为根本标志,体系严谨,内容较多。尽管很多地方还显得稚嫩,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但其从理论到实践整体探索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尝试,在我国高校尚不多见,必将对传统高等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带来全方位的冲击,从而引发对传统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变革。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建设南一路5号 辽宁交专信息技术中心维护 辽ICP备 15018630号 

邮编:110122 办公室电话:024-89708710 招生电话:89708729 就业电话:89708730

辽宁交专官方微信    辽宁交专官方微博